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面试 - 面试热点 - 山东面试热点 - 正文

山东省考2014面试热点:三公经费承诺未兑现应该问责

来源:2exam.com 2014-7-22 18:31:51

 

  三公经费承诺未兑现应该问责

  在公开预决算的基础之上,以图表等形式公开年度间的决算对比数据,让公众能从报告中直接看到全面的信息,知道哪些部门进步明显,哪些部门积习难改,这才能达到信息公开的目的

  95个中央部门单位“晒”出了2013年度的“三公”决算。对比2012年,其中25个部门的“三公”决算有所增高。幅度最大的国家邮政局,2013年的“三公”决算比2012年高出7807.22万元。“三公”升高的原因,多由于公车开支。95个部门2013年的公车购置与运行费决算数为42亿元,这一数据高于前年的40.67亿元,同比增加1.33亿元(7月20日新华网)。

  25个中央部门“三公”经费不降反增,尤其是公车开支增加1.33亿元——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背景下,这样的数据有些令人诧异。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,既是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初约法三章的重要内容,也是中央八项规定、反四风的关键环节。25个中央部门为何未能兑现这一庄严承诺,根本原因何在?除了语焉不详的简单说明之外,相关部门应该就此进行专门解释,接受公众的监督。

  我注意到,在相关部门公开的数据中,95个部门除两个超支、6个持平外,其余87个部门的决算数均低于预算数,即去年都少花了“三公”经费。面对这样一份堪称完美的成绩单,如果不是媒体翻开了上一年度的决算报告,被掩藏的将是公车费用增加1.33亿元、25个部门“三公”经费不减反增的实情。

  对此,公众可否理解成报喜不报忧呢?或者说,这是选择性信息公开的艺术?在公开预决算的基础之上,以图表等形式公开年度间的决算对比数据,让公众能从报告中直接看到全面的信息,知道哪些部门进步明显,哪些部门积习难改,这才能达到信息公开的目的。

  再比如,媒体每年都要质疑数额庞大的“其他支出”。新华社报道称,汇总财政部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,“其他支出”总额约1.3万亿元,数目之巨,已相当于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。除去媒体已经曝光的25个中央部门“三公”经费不降反增,这1.3万亿元“其他支出”里,又可能隐藏着多少“三公”经费的魅影?

  可以肯定的是,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,在某些中央部门没有得到兑现。接下来,公众想知道的是,承诺无法兑现,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?还是根本没有任何后果?倘若兑现了和没兑现的后果一样,那么,兑现承诺有何动力?违背承诺又有何畏惧?

  诚然,“三公”经费不降反增,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;我们所忧虑的是,接下来的公车改革如果未能兑现,是否也可炮制出各种各样的原因?要知道,25个中央部门“三公”经费增加,很大原因是公车支出增加;而对已经下文的公车改革,从专家到公众都满怀期待,有的说能节约30%,有的说能节约50%——问题是,理想中的节约真能实现吗?明确量化的约法三章尚且不能兑现,何况并无量化节约标准的公车改革?

  正因为如此,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承诺未兑现,应该有明确的解释和明确的问责;否则,对正在进行的公车改革以及其他改革,都将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。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